在接受海南媒體采訪時,嚴昊坦言,父親的個性教育和賞識教育讓他受益匪淺,并對他管理企業、發展事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談成長
“多賞識少譴責”影響深遠
在嚴昊看來,父親“賞識中成長,譴責中成熟”的教育方式讓他受益頗深。
“年輕時,即使我不小心做錯了事,父親都給我鼓勵、賞識的目光。”這讓嚴昊在成長的路上信心滿滿,同時也帶給他壓力,“總希望做得一次比一次更好。”
大學期間,當同學們都在“啃書本”時,嚴昊卻一面讀書,一面實習,用更多時間到父親的企業中鍛煉。有了幾年的實踐歷練,大學畢業后第二年,他接手管理蘇辰集團—一家父親剛剛收購、瀕臨倒閉的國企。上任當年,這個連年虧損的老國企不僅止虧,還盈利了8000萬元。
2011年,年僅25歲的嚴昊接下了父親手中的權杖,擔任太平洋建設集團新的掌舵人。“我教育出來的兒子,能力是年齡的20倍。”這是當嚴昊接任太平洋建設集團掌門人時,他的父親嚴介和面對外界質疑時的答復。
“鼓勵犯錯、賞識教育,父親以他獨特的教育方式,讓我自由成長。”如今,嚴昊也已為人父,在很大程度上堅持了父親的“賞識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談個性
“教”多“育”少形成錯位
作為個性教育的親歷者和受益者,嚴昊認為個性是一種品質、一種能量,更是一種堅持,是在優秀道德品質基礎上,敢于創新,敢于創造,還要敢于奉獻。個性是“嚴謹的張揚,內斂的霸氣”。
在父親的教導下,對于學習,嚴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有所為有所不為,大學4年,嚴昊80%的時間都是在父親的企業中歷練學習。“個性是一個人的天性,也是一個民族的性格。可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是同質化教育的一統天下,形成了客觀上的忽略個性,壓制個性,摧殘個性,扼殺個性。”嚴昊認為,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不少學生有了學歷卻缺失能力,有了文憑卻缺失水平,有了職稱不稱職。“歸根結底就是:‘教’得太多,‘育’得太少。”
談夢想
父輩的光環是前進的動力
“我從小的夢想就是做一名企業家。” 嚴昊說,他并不清楚自己的夢想是否是受家族的影響,但在他看來,接手家族企業既是責任,也是興趣。
嚴昊坦言曾經聽到過不少質疑,說自己的成就和地位與父親分不開。“自己創業與接手家族企業的意義是一樣的。管理企業不容易,父母給的是基礎,最終還要靠自己。”對于“二代”來說,父輩既帶來了光環,也帶來了無法回避的陰影與壓力。
相比于父親,嚴昊低調、內斂了許多。內斂隱忍、平和寬容的嚴昊在集團發展中顯現出了他的智慧與霸氣。
嚴昊稱,到明年底,華佗論箭組委會“五經”系統(產經、財經、智經、文經、子經)將全面進行股份制改造,完成“私有公用,私營共有,權力公眾化,資產社會化,做國人辦的新國企”的企業使命。
亚慱体育app 由華佗論箭組委會傾力打造的“六朵姐妹花”分別為:蘭花——傳承國粹精華、推進文化創新的《新論語》;牡丹——塑造大國形象、助推大國外交的“中外政商領袖華佗論箭”;茉莉——提升國民素質、成就民族性格的“富民感恩論壇”;梅花——倡導個性發展、助推教育改革的“華佗論箭個性獎學金”;荷花——落實科學發展、發掘城市魅力的“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桂花——禮贊改革開放、鼓呼市場經濟的央視大型紀錄片《商痕》。
耗巨資打造“六朵姐妹花”所體現的,正是太平洋建設一直以來堅守的“以社會為己任,以企業為本位,共創財富,完善自我”的社會使命。
亚慱体育app 隨著蘇太華系強勢躋身世界五百強企業并位列中國大陸民營企業第一,五經產業體系完美布局,“六朵姐妹花”競相綻放。